深圳網站制作什么樣的社區往往最敗筆
第一批用戶也是非常挑剔的用戶,會提不少意見。深圳網站制作覺得作為運營者來說,忽視他們的建議是值得注意的事。更重要的是,如何在不傷及他們感情的前提下“忽視”他們。雖然網絡社區通常意義都是免費的服務,但說到底還是一個商業產品。而沒有一個產品能夠“無止境地”滿足用戶需要。
這已經涉及到了輕重和細節的環節。深圳網站制作一向對“魔鬼在細節”這句話是不太以為然的。魔鬼其實在輕重。第一批用戶對細節的注意有時候會誤導運營者,在一件不怎么要緊的事情上做到極致和完美,只會讓自己小小的創業團隊消耗掉原本就不太多的資源。
當成功跨越了初創期,社區用戶來了第二批、第三批之后,如何維系且加強自己的風格呢?keso有一個不錯的觀點:豆瓣把產品當成運營來做,而新浪微博把運營當成產品來做。這話的意思就是,豆瓣通過推不同的產品,來捍衛發揚自己的風格。豆瓣阿北所謂“豆瓣不運營”的背后,其實就是這個意思。但新浪微博并沒有推更多重量級的產品,而是通過運營(比如話題討論、重要用戶推薦、刪帖等)來強化自己的風格。從中可以看到,豆瓣是一種技術型思維,新浪則傾向于人力把控──雖然都是UGC社區,但這兩家公司一大一小,決定了他們應該采用什么樣的路徑。
不過,必須再說一句,用產品來推動“運營”,深圳網站制作其實并不太靠譜——雖然感覺上會省一些人工成本。事實上,豆瓣至今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它的“老三樣”(書、電影和音樂)以及小組,這都是很老的產品。豆瓣后來的產品,阿爾法城、部落、電臺,只有最后一個受到了廣泛的歡迎——這成本未免太高了。做一個小小的第三方開發平臺是一個不錯的主意,但還是得依靠點人力來選擇著重向用戶推薦哪些產品。
小結一下。我在很大程度傾向于一個社區的風格,是應該也必然把握在運營者手里的。UGC能夠產生內容,但很難產生風格。運營方對“輕重”的取舍,深圳網站制作決定了哪些用戶會加入UGC,而哪些用戶不會。用戶主導只是在臺面上唱唱的,就像“公司是所有員工的”這句話。因為一個網絡社區失敗了,只是運營方的責任,與用戶無關。
- 上一篇:深圳做網站淺談看國內社區核心競爭力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